蔡康永是近年來人氣直升的名主持人,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他是看他與小S主持的”康熙來了”綜藝節目. 老實說, 一開頭對他的印象不太好. 覺得他打扮穿著好奇怪.穿著西裝頭上卻又套著大蛙鏡. 肩膀上老是鑲著奇怪的東西, 譬如一隻假鸚鵡, 或一朵大紅花. 講話也很娘娘腔, 常會問特別來賓一些很突兀的問題,令人感到咄咄逼人. 但後來在網上查詢了有關他的資料, 才對蔡康永有更深的了解.
蔡康永出身在一個富有的上海家庭, 朋友總是戲稱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少爺”. 父親蔡天鐸是上海大律師,經營過當時最大的中聯輪船.來台後,仍然維持著昔日”海派”作風,”蔡公館”的訪客永遠川流不息,飯局與牌局日夜不歇. 蔡康永的童年自然也與平常人不同.他就讀的再興中學,從幼稚園涵蓋到高中,一念就是15年. 同學父親不是五院院長,就是國大代表、立法委員,清一色名門權貴.家裡辦不完的應酬,教給蔡康永應對進退與世故.
年輕的蔡康永討厭束縛,鄙視”無聊的好學生人生”,偏偏再興是最講究循規蹈矩、培育精英的環境.於是蔡康永的對策,是用他口中所謂”玩法弄權”的方式爭取自由. 1986年,蔡康永到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攻讀電影電視製作研究所.對照他在台灣受教育感到的”悶”,洛杉磯無異給了他最解放也最舒服的空氣. 回到台北,蔡康永特立獨行的作風與才氣,很快就引起注目. 他曾當過台北之音的創意總監, 電影影評人, 編劇家, 作家, 廣播節目主持人,到最後進入電視界主持電視節目因而發紅.他才子兼頑童的形象,加上不按牌理出牌,嘻笑怒罵中夾帶批判的文風,頓時讓蔡康永三個字成了”另類”、”顛覆”的代名詞.
每次錄影前,蔡康永通常很嚴肅,面無表情,也不多話. 他會花幾個小時讀資料、消化問題,錄影時嚴陣以待. 但他的態度,咄咄逼人中又不失婉轉、體貼、有禮. 許多達官貴人面對他都能夠放鬆,願意侃侃而談. 使得他的招牌節目”真情指數”成為所有談話性節目的標竿.
然而蔡康永從不掩飾他對電視的不屑, 他乾脆地說,”把我作為主持人這件事從人生中畫掉,我不會覺得有什麼缺憾.”他也不想跟上他節目的來賓建立關係, 與世界,蔡康永是保持距離的. 因為有距離. 蔡康永就像個天生的”觀察家”. 蔡康永有雙銳利的眼睛.身為一個同志處在一個異性戀主導的社會,觀察別人、隱藏自己幾乎是蔡康永與生俱來的天賦. 他訪問人,習慣從頭到尾目不轉睛,直視對方.大量閱讀則帶給蔡康永另一種內在的洞察力. 他既主流,又邊緣,難以歸類. 沒有人可以像他一樣,悠游於各種極端不同的定位.怪點子滿天飛,永遠猜不到他的下一步,是許多人對蔡康永的一致評價.
現今台灣不僅是文壇或電視界, 一概都充滿了商業氣息. 能夠出現如蔡康永這般脫俗出眾的人真的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