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拜讀了丹布朗的幾本作品, 包括”達文西密碼”, “天使與魔鬼”, “大騙局”, 我就很期待”天使與魔鬼”這部電影上映. 上一部”達文西密碼”被很多人批判, 說跟書很不一樣, 省略很多細節. 我倒是覺得還好, 由書改編成的電影本來就很難全部捉到細節. 看過原文作品的讀者拿去跟電影比較, 一定能夠捉到很多瑕疵. 這點是逃避不了的. 所以我一向是抱著輕鬆的心情去看電影.
這週末三天假期, 飛回北加家中休息. 隔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拉著爸媽陪我去看”天使與魔鬼”.
沒想到, 看完以後, 竟然發現電影有太多劇情和原著不相同的地方. 我沒有期待電影會和書一模一樣, 但內容改這麼多, 也太誇張了.
警告:以下內容含劇情, 還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可以先跳過不看.
首先一開場五分鐘就大大地跟書不同, 歐洲研究中心那部份只短短佔了5分鐘, 女主角維多利亞與養父的親情幾乎都沒有提起.
蘭登明明就是研究中心的院長請去的, 電影裡卻拍成梵蒂岡請他去解謎題. 蘭登是個學者, 不信教, 基本上是跟教廷呈相對的立場. 梵蒂岡怎麼可能親自派人去請他來?
書裡面有許多驚險場面是兩位男女主角獨自去面對, 電影卻多出許多書裡面沒提到的警衛人員, 幫助蘭登與維多利亞查案. 大概是想幫兩位主角省下不少麻煩. 維多利亞在電影裡沒被綁架, 蘭登少了很多當英雄的機會.
電影也省略掉了不少重要人物, 研究院院長被警方總司令取代. 兩名BBC記者完全沒出現.
總司庫駕駛直昇機時, 書裡提到蘭登也有跟著跳上直昇機. 總司庫背著跳傘跳下來時, 蘭登則是抓著一塊塑膠布墜入河裡大難不死. 電影只提到總司庫開直昇機又自己跳傘下來. 大概也是想幫湯姆.漢克斯省掉驚險的畫面.
最後總司庫不是在眾人面前自焚, 電影裡他選擇在教宗墳區自焚.
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細節, 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除開這些不同點以外, 電影本身倒是滿刺激吸引人的. 兩個小時半的電影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時間, 為了要塞入所有書裡驚險的追殺場面, 劇情轉折得非常快, 演員講話也十分快速, 製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整整兩個多小時, 我都是處在一種精神緊繃的狀態下看完整場電影, 可以說沒有分毫無聊場面的電影.
但電影裡有太多講話帶有義大利腔的演員, 對白有很多字又非常艱深難懂, 沒有字幕很不容易聽懂. 要不是我看過書, 知道劇情大概在講什麼, 要不然可能會看得霧沙沙地. 可能要對宗教歷史稍微有點研究的人才能完全理解電影裡的對白. 像我媽媽看完的結論就是看不懂, 也看得頭暈轉向.
不過我還是很佩服丹布朗這名作家, 能夠蒐集這麼多資訊來編成小說, 故事敘述得如此精采動人. 聽說書裡面提到的歐洲科學研究中心是真的存在, 也真的有在研究”反物質”. 教宗選舉的過程也都符合事實. 這麼博學多聞的作家真是難得一見.
劇情介紹(源自Yahoo奇摩電影):
“故事敘述想以科學證明神確實存在的物理學家李歐納度•威特拉製造出人類所知最具威力的能源-“反物質”,但他卻在公布他的重大成果前夕遇害, 不但眼珠子被挖掉, 胸膛還被烙上一個神祕的印記. 蘭登發現這個印記正是”光明會”(Illuminati)的標記, 全世界最古老, 最有權力的魔鬼教派遺失已久的符號. 而威特拉埋藏在地下五十公尺的”反物質”被偷走了, 這種高度不穩定的物質, 在24小時內即將造成有史以來最致命的大爆炸? 倒數計時已經開始…..”
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