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圖書館在整理一批張愛玲的親筆信件及手稿, 同事借了一部大陸的連續劇給我看, 描述張愛玲的一生. 大陸版本取名為”上海往事”, 臺灣版本名為”她從海上來”.
我很少在看大陸連續劇, 本來以為會很無聊, 沒想到看了以後卻看上癮, 這個週末兩天就把24集全部看完.
其實整部片有點沉悶, 中間的劇情又有點拖戲. 但對白很有趣. 對於張愛玲的家庭背景, 成長過程有很詳細的解說. 有許多感人的場面. 我看到她為了爭取出國唸書, 跟家裡鬧革命, 被爸爸毒打又鎖在家裡好幾個月. 一邊看著竟然一邊哭得稀哩花拉. 真是年紀越大, 淚腺越來越發達.
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她的姑姑, 講話簡潔有力, 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對待張愛玲有如自己的親生女兒, 從小就如教母般地照顧她. 算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
劉若英之前演過林徽因(徐志摩的情人之一),
現在又扮演張愛玲. 她實在很適合飾演民初時代的人物, 臉孔清新又帶有點氣質. 看著她在這部片的演出, 彷彿真的帶了點張愛玲的氣息. 趙文瑄飾演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 在戲裡面是個花心大少. 走到哪裡女人跟到哪裡. 我最受不了這種男人啦! 幸好張愛玲最後跟他離婚了. 不過趙文瑄從前演過國父, 看他穿中山裝的樣子, 怎麼樣都會讓我聯想到孫中山.
劇情簡介:
該劇以文壇傳奇人物張愛玲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張愛玲從14歲一直到74歲的人生經歷. 故事採用倒叙的方式展開,從張愛玲到美國的婚後生活說起. 一天,張愛玲收到國内寄来的一個箱子,裡面是母親的遺物,她睹物思人,記憶的閘門像洩洪般被撞開,隨著她的回憶,觀眾將被帶入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燈紅酒綠的上海灘. 張愛玲的一生不動聲色地緩緩向大眾掀開: 她如何在一個沉腐]敗落的家庭成長,而後逐漸成名, 與胡蘭成戀愛,傷痛之後離開中國,再到一九六二年的美國婚姻,而至老死他鄉.
(資料來源: http://lib.verycd.com/2008/03/16/0000183233.html)
我本來不是個張愛玲迷, 之前讀了幾本她的作品, 但很有可能是年代不同, 對她描述的那種40年代上海生活沒有什麼深深的體會. 也覺得她的寫作太過細膩, 人物故事感覺都很悲慘, 讀起來心情挺沉重的. 是這幾年在圖書館處理她的書籍信件, 才開始慢慢對她的背景感到興趣.
Wikipedia對張愛玲的描述: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張瑛,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 中國現代女作家. 張愛玲的家世顯赫,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 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中,改名愛玲. 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 1942年香港淪陷後輟學回到上海. 這之後直到1945年的四年間,張愛玲在淪陷區的上海大放異彩,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1950年代後,張愛玲經香港輾轉到美國,1973年後定居洛杉磯,晚年於寓所深居簡出,直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