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電視電影戲劇

電視, 電影, 舞台劇或其他藝術表演

六部中文電影

前一陣子旅行時, 在飛機上看了不少中文電影, 回家後也下載了不少中文電影來看.

*****以下有雷, 不喜誤入******

1. 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是小阿姨在遊覽車上放給我們看的電影, 描述一個生意人在中國春運時節趕著回鄉, 卻碰上一個鄉巴佬牛耿, 結果霉運不斷, 不是飛機碰上大霧不能飛, 就是火車碰上意外不能開, 幾經波折, 但在旅途當中, 這位老闆和鄉巴佬卻醞釀出了少見的友情.

很搞笑的電影, 聽說這部片在中國大陸很賣座. 尤其是演鄉巴佬的演員王寶強, 原是個草根演員, 十足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聽到他叫老闆的聲音就覺得很好笑.

賣座的電影片商都會想要再出續集, 果不然, 人在囧途過不久就出了續集.

2. 人在囧途之泰囧

這部電影由”人在囧途”原班人馬徐崢和王寶強再度聯手合演, 這次徐崢飾演一個即將拿到大投資合約的科學家, 而王寶強則是自己一個人去泰國度蜜月的傻蛋, 兩人碰到一起, 一路上又有壞人不停的攪亂, 蹦出一段狗跳雞飛的搞笑事情.

這部片沒有上一集好笑, 雖然王寶強依然很令人爆笑, 但劇情跟上一片雷同, 感覺就沒那麼好笑.

3. 寒戰

這部片由好幾個香港大卡司主演: 郭富城, 梁家輝, 劉德華, 楊采妮, 彭于晏. 整部戲是從一個香港警察被綁架的案件引起, 引發出香港警察內部的內爭暗鬥, 以及多重錯綜複雜的情節.

故事還不錯, 很吊人胃口, 最後發現真正的壞人是誰時也很令人驚訝. 這幾位主要演員真是寶刀不老, 尤其是郭富城與梁家輝, 兩人不用說話, 光靠眼神就很有戲看了. 我以前很喜歡梁家輝, 覺得他不完全是靠長相, 而是真正有演技的實力派演員. 郭富城這幾年演技越演越純熟, 得了許多大獎, 怎麼都40幾歲了還像年輕時一樣帥!

4. 春嬌與志明 (Love In the Buff)

繼由2012″志明與春嬌”的賣座成功, 導演彭浩翔再度推出續集”春嬌與志明”. 這回敘說春嬌與志明在一起之後, 兩人又因個性工作上一些問題分手. 接著兩人輾轉都搬去北京, 各自交了新的男女朋友, 偏偏又碰在一起, 糾纏不清.

從上一部電影, 我就很搞不懂為何春嬌會愛上志明? 他徒有一張好看的面孔而已, 人又不成熟, 對春嬌也沒很好, 甚至背叛春嬌, 還腳踏兩條船, 春嬌明明遇到了一個很成熟穩定, 事業有成, 對她也好的男人, 為何最後又選擇了志明?? 真的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女人呀, 還是要張大眼睛才好!

5. 女朋友男朋友

這部由桂錀美, 張孝全, 鳳小岳主演的跨時代電影, 應該是這一年來台灣呼聲最高的電影, 從三人於80年代高中時代演起, 一直到90年大長大後, 內容包含不少台灣政治的改變, 也涉及一些爭論議題如同性戀, 未婚懷孕, 台灣民主運動等等.

小美真的很會演戲, 把一個外表粗魯但內心纖細的女生詮釋得很好. 張孝全飾演一位個性木訥安靜的同性戀者也很有說服力. 不過故事情節跳得很快, 中間許多情節都沒有交代清楚, 不曉得是不是要靠觀眾的想像力來填補?

6. 讓子彈飛

由幾位大陸大腕演員主演: 姜文, 周潤發, 葛優, 劉嘉玲, 以及姜文編導的電影. 描述一個買官的縣長馬邦德上任之時, 遭遇到山賊張麻子搶劫, 馬邦德為保命, 謊稱說要去當縣長才有錢拿. 張麻子裝做是新上任的縣長, 卻碰到了當地的土霸主黃四郎, 三人鬥智鬥力較量出一場大決鬥.

我覺得中國的電影台詞都很精簡有力, 正好擊到要害, 對白也很搞笑, 尤其這三人都是知名的演員, 一來一往銜接下來搭配得天衣無縫. 周潤發不管是演正派還是反派演員都演得很好耶, 不虧是國寶級的演員!

三部電影評論

整個週末因為感冒還沒好, 時差也還沒調過來, 一點都不想出門, 幾乎都待在家裡.

在家沒事情做, 便看了好幾部電影.

*****以下有雷, 不喜勿入*******

1. Cloud Atlas

這部片好複雜, 由六部完全不同的故事穿插而成, 穿越不同的時空, 人物情節截然不同, 但又各自有相關性. 主要的幾個主角分別飾演好幾種不同的角色, 有的甚至必須打扮成不同人種或性別. 聽說是一部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 小說應該滿不錯的, 得到許多大獎. 但這樣複雜的故事要轉成電影有點困難, 滿多觀眾反應看不懂, 老實說我也看不大懂, 還是去找原著來讀清楚好了.

這裡有張圖解釋不同演員分別扮演的角色.

2. Warm Bodies

雖然說是殭屍片, 但其實是部愛情喜劇. 描述一個殭屍愛上人類女孩的故事. 還滿好笑, 也很溫馨. 劇情雖然有點老掉牙, 但還不難看.

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新科男演員Nicholas Hoult. 覺得他好帥喔, 演技也不錯, 演一個殭屍很逼真, 但演出一個為愛瘋狂不怕死的男孩也很動人. 女主角Teresa Palmer怎麼這麼像Kirsten Stewart. 讓我一直有種錯覺, 以為我在看Twilight (老實說劇情也滿像Twilight的).

3. Jack The Giant Slayer

很湊巧的, 當天又看了另一部Nicholas Hoult主演的電影, 他最近超紅的, 很多片約等著他拍.

這部片我覺得還好而已, 把古老的童話故事改編成驚悚探險電影. 但都還滿老調的片段, 壞人到一半就死掉了 (抱歉爆雷了), 只剩下巨人要打而已. 當然最後也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Nicholas在這部片感覺有點銼銼的, 常常因為運氣好才勉強打敗壞人, 髮型也不是很好看.

舞台劇Chinglish

好久沒看舞台表演了, 從前住在洛杉磯的時候, 還曾經買過音樂劇年票, 常常跑去好萊塢看音樂劇. 搬來OC以後, 比較少大型百老匯舞台劇來這裡表演, 另一半對藝術表演也沒什麼興趣. 所以好幾年都沒去看任何音樂劇或舞台劇了.

所以這次小安提出情人節晚上要去看一場舞台劇, 我還真是嚇了一跳. 原來他在電台聽到人家介紹這齣舞台劇Chinglish, 似乎很有趣, 又在離我們家不遠的Costa Mesa表演. 便馬上決定上網訂票去看.

*******內含劇情, 不喜看雷的人請勿前往********

這齣Chinglish是在描述一位美國商人頭一次來到中國做生意, 因為不會講中文, 又不諳中國文化, 鬧了不少笑話. 最後還愛上了已婚的貴陽文化局副局長, 捲入了一場當地的政治糾紛裡.

整場戲有三分之一的對話都是中文, 牆上再秀出翻譯. 雖然一邊看翻譯一邊看戲有點吃力, 但大家還是看得哈哈大笑.

戲裡面有不少中文和英文翻譯不全的笑話, 但也揭露了中西文化大不同的幾點. 譬如西方人比較直接,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中國人比較含蓄婉轉. 講話從來都不直接講出意思, 繞了半天, 讓這位美國商人摸不透腦筋, 連連碰壁.

另外西方人比較注重情愛, 認為找到了愛情就可以捨棄不幸福的婚姻, 中國人比較注重情意, 即使和丈夫不合了, 爲了維持婚姻, 還是會繼續下去. 這點在戲中也有提出來.

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講求關係. 做什麼生意都需要靠關係, 走後門. 這點美國商人在碰壁許久之後才慢慢學會.

看完戲回家上網查詢之後, 才曉得原來這齣戲在紐約百老匯也公演過. 現在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中. 似乎是一部很叫好叫座的舞台劇.

編劇是一位台裔美國人David Henry Hwang. 是一位很有名的華裔編劇家. 曾贏過東尼獎, 普利滋獎. 他從小在洛杉磯生長, 雖然不大會說中文. 但去過中國, 對中國文化也很了解. 這齣Chinglish把一些中國文化的弊病以及中西文化的不同揭露出來. 對白劇情都很緊湊過癮. 很好笑也很好看!

正好今晚演出女主角Xi Yan的演員也是一位台裔美國人Michelle Krusiec (中文名: 楊雅慧). 她曾在2005年被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在好萊塢跑龍套已經十幾年了. 曾出現在許多知名的電視電影中.

她在這齣戲中有幾場比較裸露的床戲, 我當時看了只是很羨幕她的身材怎麼這麼好呀!

(註: 以上照片均由網路下載)

The Amazing Spider-man

難得星期六沒安排什麼活動, 早上起床後, 小安提議來看早場電影. 聽說最近新的蜘蛛人電影很火紅. 便決定來看場電影. 也正好最近朋友送一些AMC的禮卷, 便決定來離家最近的Orange The Block AMC看電影.

早場電影門票才$6, 3D電影才$10. 跟平時的電影票價一樣. 很訝異竟然沒很多人來看早場電影. 我們竟然還是第一個進入戲院. 早場電影門票便宜, 又不用跟很多人搶院子, 應該多來看早場電影才對.

本來對蜘蛛人電影沒什麼很大的期待, 以為就是個漫畫英雄人物和壞人打打殺殺. 沒想到電影出奇的好看. 有許多感人的情節.

這部電影是在描述蜘蛛人Peter Parker小時後失去了父母親, 和叔叔嬸嬸居住. 青少年時期的蜘蛛人在學校不過是個默默無名, 常被其他學生欺負的對象. 有一天被一隻基因改造過的蜘蛛咬到, 竟然變成一個身懷異秉, 可以吐絲, 飛簷走壁的奇人. 他憑藉著這新得到的異能, 打擊整個城市的壞人, 想找出殺害他叔叔的壞人. 電影也描述蜘蛛人和初戀對象關恩純純的戀愛.

這次蜘蛛人由Andrew Garfield主演. Andrew Garfield之前演出”The Social Network”裡面一角. 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Social Network”裡面那個電腦書呆子的模樣. 這回卻變成了個英雄大俠, 看了有點不習慣. 不過Andrew Garfield把高中生蜘蛛人的青澀模樣詮釋得很好, 內心的叛逆, 激動及抗爭也演得很出色. 他人雖然瘦瘦的, 沒什麼肌肉. 但看起來還是滿可愛的. 說不定這部電影會讓他大紅喔.

Legally Blonde the Musical

這部百老匯舞台劇是今年買的季票最後一場. Legally Blonde (中譯:”金髮尤物”)前幾年算是很紅的一部電影, 由瑞絲薇斯朋主演裡面為了追回男友的心, 而跑去唸哈佛法學院的金髮傻大妞, 因而改造了自己的人生.

前一陣子也聽說這部由電影改編而成的音樂劇在百老匯十分轟動, MTV電視台還拍出找尋女主角的真人實境秀. 所以當我聽說Legally Blonde將要來好萊塢演出, 還滿期待的.

這天也是下班後直接去好萊塢的Pantages Theater. 上個月才來看過Fiddler on the Roof. 這個月馬上看板就換了.
20090819-Legally Blonde 02

到了現場時, 發現果真如傳說中一樣, 許多年輕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地來看音樂劇, 甚至看到一群女生穿同類型的粉紅色洋裝, 聽廣播時也聽說紐約公演時, 還有觀眾想帶著自己的吉娃娃進場, 但工作人員害怕那些狗會影響到舞台上專業訓練出來的小狗狗們, 所以被禁止. 看起來Elle Wood的號召力還真大!

十分好看的一部戲, 音樂很俏皮活潑, 生動有趣. 女主角把Elle Wood傻大姊的形象詮釋得很好, 聲音有點尖細, 但歌聲還不錯. 而且整場有許多爆笑點, 我幾乎是抱著肚子從頭笑到尾. 太歡樂了! 聽了Legally Blonde的音樂, 讓我不禁想要跟著音樂隨之起舞~

幾首好聽的曲子

Omigod

Positive
http://youtu.be/R4NZH89qkCc

Ireland
http://youtu.be/1uIICjfT_Hs

So Much Better
http://youtu.be/dmqmk0S_0Ik

Whipped Into Shape
http://youtu.be/pwRnmNnmqoM

Bend and Snap
http://youtu.be/TvgqZhc04k0

Legally Blonde
http://youtu.be/XmkhgxnKvco

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去年買了Pantage Theater的百老匯歌舞劇季票後, 這是今年第三趟跑來看百老匯歌劇了. 很久以前就聽過這齣”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算是百老匯歌舞劇裡最經典的一部戲. 1964年演出以來一直廣受好評, 連演3000多場. 故事劇情十分溫馨有趣, 也能引人深思. 音樂有許多更是耳熟能詳的曲子, 如: “Sunrise, Sunset”, “Matchmaker”等等.

劇情描述:

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俄國大革命前夕的一座猶太農村, 描述貧農特夫伊三位女兒突破傳統束縛以及宗教, 種族的差異, 成功地追求婚姻自由的奮鬥歷程. 面臨政治, 社會劇變下的猶太鄉民們, 幽默而善變通, 充分透顯出其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的民族性格, 可謂是淚中帶笑, 洋溢著樂觀奮鬥, 正直善良, 勇敢與尊嚴的人性光輝, 感人至深. 深富猶太式律動的對白與歌詞, 更是耐人尋味, 歷久彌新.

聽說這次演出的男主角塔波(Topol)就是演紅戲裡面的老爹角色, 還主演了1971年的電影版. 曾獲得金球獎及東尼獎等無數獎項. 他是個以色列來的猶太人. 嗓音十分低沉, 舉手投足之間卻十分有喜感. 如今已經70幾歲了, 還能夠在台上跳跳唱唱的, 真是厲害.

Pantage Theater
20090729-Fiddler on the Roof 02

舞台劇海報
20090729-Fiddler on the Roof 04

下面這些影片是從電影版剪出來的.

第一首就是介紹這些猶太人如何長年來遵守傳統–“Tradition”

三個女兒們討論著待嫁的心情–“Matchmaker”

人人都想要有錢, 如果我是個有錢人呢?–“If I Were a Rich Man”

悠揚好聽的”Sunrise, Sunset”
http://youtu.be/aglgcKj4W0Q

Up

Pixar今年推出的新動畫–Up (中譯: 天外奇蹟), 在美國一上映就倍獲好評. 票房賣得奇佳.

之前沒什麼聽過這部電影, 直到上星期室友跑去看了之後, 回家跟我說這部電影有多好看, 才讓我開始感到好奇. 正好今天下午I提到晚上有空, 便邀她一起來看電影.

看完之後非常慶幸自己有來看, 很久沒看到這麼輕鬆溫馨, 賺人熱淚又讓人捧腹大笑的電影啦! 片子裡為了實現亡妻的夢想, 不顧一切辛勞也要達到目標的78歲卡爾爺爺, 及一個樂觀開朗但有點迷糊的8歲小童子軍羅素, 兩個人的探險記充滿了刺激驚險的畫面, 也有不少溫馨感人的場景. 最令我感動的是老爺爺翻著亡妻生前的探險書, 裡面附著兩人之前拍過的許多照片. 這場面讓許多觀眾紛紛流下眼淚. 能夠有這麼個陪伴著你, 在你身邊度過一生中大大小小的歷險的人, 真的很難能可貴耶.

話說回來, Pixar先前的動畫電影, 從Toy Story (玩具總動員), Monster Inc. (怪獸電力公司), Finding Nemo (海底總動員) 等等家喻戶曉的動畫電影, 每一部都充滿了勵志向上, 教人朝著夢想前進的主題. “Up”這部片也不例外. 幾乎每一部電影都十分好看, 至今還沒看過一部Pixar的爛片. 真的很期待下一部Pixar的動畫電影!

劇情介紹 (源自Yahoo電影):

“卡爾爺爺畢生夢想就是飛躍地球, 體驗完美人生, 但是78歲高齡的他似乎已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但是當卡爾爺爺遇到8歲的胖男孩羅素後, 他發現了生命中最為重要的階段. 觀眾將在這次驚險的旅程中與主角一起經觀賞中南美洲野外美景, 遭遇意想不到的大反派壞蛋和叢林生物.”

電影預告

http://youtu.be/xxMcViTf7KU

敗犬女王

很少在看台灣偶像劇的我 最近時常聽到朋友討論這部新戲–“敗犬女王“. 好奇心驅使, 跑去Youtube上面查詢, 結果不看則已, 一看則深深迷上了.

女主角是一名單身的33歲女性–單無雙(楊謹華飾), 自從多年前被初戀學長男友(溫昇豪飾)在婚禮前拋棄之後, 6年來從來沒有談過戀愛, 每天就是忙著工作. 本來以為可能就要就此成為一隻人生的”敗犬”, 沒想到卻在此時出現一名小她8歲的熱血醫學院肄業打工達人–盧卡斯(阮經天飾), 打亂了她的人生計畫. 隨後與學長再度重逢, 三人引起了一場三角戀愛戰.

劇名裡的敗犬引自日本作家酒井順子所寫的”敗犬的遠吠“. 酒井在書中寫說, “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就是一隻敗犬;平庸又無能的女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是一隻勝犬.” 如此大膽的論點, 引起不少讀者批評.

不過這不是這齣戲的重點, 楊謹華所飾演的單無雙雖然在戲裡面是單身, 在工作上卻十分幹練, 懂得調適自己的生活, 雖然經過了一番掙扎, 最後卻不顧社會的眼光, 選擇了自己內心的真愛. 我很欣賞她在最後一集裡講的自白, “女人只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懂得愛自己, 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快樂自在.”

這部戲引起了許多單身女性的共鳴, 現在有越來越多年過三十的單身女性懂得生活, 知道自己要什麼, 不會為了結婚而去結婚. 這部戲真正反映出她們的心聲.

而且兩位男女主角演出十分自然, 楊謹華簡直是演活了單無雙這個角色, 成為了”新敗犬代言人”. 劇中也有許多搞笑的場面, 影射現今台灣社會的現象. 幾個主要角色的名字更是好笑, 如盧卡斯(Lucas), 羅密歐, 魏爾剛等等. 台詞妙語如珠. 跟之前看過的偶像劇不同, 沒有冗長無聊的對白, 句句台詞都恰到好處, 擊到重點. 看了令我拍案叫好. 很久沒看到這麼好看的偶像劇啦!

下面是我很喜歡的幾句”敗犬”經典語錄:
“難道女人的勝負, 真的必須取決於男人, 再不怎樣的女人, 有了男人就是抬頭挺胸的勝犬, 沒有男人就必須垂頭喪氣, 乖乖貼上敗犬的標籤嗎? BULL SHIT!”

“婚姻不是綁住幸褔的工具.我看過太多人為了結婚而結婚.但現實生活中.結婚不是結局.反而是考驗的開始.”

“曾經我以為33歲的女人, 沒有本錢再揮霍一分一秒

所以我拼命的跑

但是現在的我學著放慢腳步

現在我發現,只要懂得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我就能讓時間為我靜止

痛就是痛

這次我喊痛,不是期待有人來救我

我只是想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情

我不想再逞搶不想再爭第一

因為我學會愛上一個, 不再完美無缺的單無雙

只要懂得愛自己

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快樂自在

因為我學會了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現在的我已經不怕孤單, 擁有幸福

我找到了深愛的那份力量

找到了可以為他流淚, 為他笑的人

我想就這樣談著戀愛也可以

敗犬或勝犬都無所謂, 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覺得快不快樂呢?

因為幸福的標準, 應該由自己決定”

Youtube上面的所有連結:

第一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二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三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四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五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Part 8

第六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七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八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九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一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二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三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四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五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六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七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十八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Part 8

第十九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二十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第二十一集: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Angels & Demons

自從拜讀了丹布朗的幾本作品, 包括”達文西密碼”, “天使與魔鬼”, “大騙局”, 我就很期待”天使與魔鬼”這部電影上映. 上一部”達文西密碼”被很多人批判, 說跟書很不一樣, 省略很多細節. 我倒是覺得還好, 由書改編成的電影本來就很難全部捉到細節. 看過原文作品的讀者拿去跟電影比較, 一定能夠捉到很多瑕疵. 這點是逃避不了的. 所以我一向是抱著輕鬆的心情去看電影.

這週末三天假期, 飛回北加家中休息. 隔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拉著爸媽陪我去看”天使與魔鬼”.

沒想到, 看完以後, 竟然發現電影有太多劇情和原著不相同的地方. 我沒有期待電影會和書一模一樣, 但內容改這麼多, 也太誇張了.

警告:以下內容含劇情, 還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可以先跳過不看.

首先一開場五分鐘就大大地跟書不同, 歐洲研究中心那部份只短短佔了5分鐘, 女主角維多利亞與養父的親情幾乎都沒有提起.

蘭登明明就是研究中心的院長請去的, 電影裡卻拍成梵蒂岡請他去解謎題. 蘭登是個學者, 不信教, 基本上是跟教廷呈相對的立場. 梵蒂岡怎麼可能親自派人去請他來?

書裡面有許多驚險場面是兩位男女主角獨自去面對, 電影卻多出許多書裡面沒提到的警衛人員, 幫助蘭登與維多利亞查案. 大概是想幫兩位主角省下不少麻煩. 維多利亞在電影裡沒被綁架, 蘭登少了很多當英雄的機會.

電影也省略掉了不少重要人物, 研究院院長被警方總司令取代. 兩名BBC記者完全沒出現.

總司庫駕駛直昇機時, 書裡提到蘭登也有跟著跳上直昇機. 總司庫背著跳傘跳下來時, 蘭登則是抓著一塊塑膠布墜入河裡大難不死. 電影只提到總司庫開直昇機又自己跳傘下來. 大概也是想幫湯姆.漢克斯省掉驚險的畫面.

最後總司庫不是在眾人面前自焚, 電影裡他選擇在教宗墳區自焚.

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細節, 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除開這些不同點以外, 電影本身倒是滿刺激吸引人的. 兩個小時半的電影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時間, 為了要塞入所有書裡驚險的追殺場面, 劇情轉折得非常快, 演員講話也十分快速, 製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整整兩個多小時, 我都是處在一種精神緊繃的狀態下看完整場電影, 可以說沒有分毫無聊場面的電影.

但電影裡有太多講話帶有義大利腔的演員, 對白有很多字又非常艱深難懂, 沒有字幕很不容易聽懂. 要不是我看過書, 知道劇情大概在講什麼, 要不然可能會看得霧沙沙地. 可能要對宗教歷史稍微有點研究的人才能完全理解電影裡的對白. 像我媽媽看完的結論就是看不懂, 也看得頭暈轉向.

不過我還是很佩服丹布朗這名作家, 能夠蒐集這麼多資訊來編成小說, 故事敘述得如此精采動人. 聽說書裡面提到的歐洲科學研究中心是真的存在, 也真的有在研究”反物質”. 教宗選舉的過程也都符合事實. 這麼博學多聞的作家真是難得一見.

劇情介紹(源自Yahoo奇摩電影):

“故事敘述想以科學證明神確實存在的物理學家李歐納度•威特拉製造出人類所知最具威力的能源-“反物質”,但他卻在公布他的重大成果前夕遇害, 不但眼珠子被挖掉, 胸膛還被烙上一個神祕的印記. 蘭登發現這個印記正是”光明會”(Illuminati)的標記, 全世界最古老, 最有權力的魔鬼教派遺失已久的符號. 而威特拉埋藏在地下五十公尺的”反物質”被偷走了, 這種高度不穩定的物質, 在24小時內即將造成有史以來最致命的大爆炸? 倒數計時已經開始…..”

電影預告

The Soloist

註: 內有劇情

The Soloist (中譯:獨奏者)

“在”洛杉磯時報 (LA Times)”上班的記者史提夫洛佩茲(Steve Lopez, 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ing Jr飾)正遭遇生活與感情上的雙重麻煩, 愛情和婚姻似乎已經讓這個堂堂的七尺男兒感受到信心和勇氣明顯地不夠用. 甚至連騎單車晨練時也嚴重受到混亂思維的騷擾而跌個頭破血流. 正當他忍著疼痛整理著思緒之時, 一段優美的提琴聲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原來, 眼前這位以上襤褸的流浪漢竟是個音樂天才. 只有兩根琴弦的破舊提琴竟然可以製造出如此美妙的旋律. 兩根琴弦演奏出的美妙旋律, 以及同樣在人生路上的”挫折”, 讓兩個倒楣的人相識. 經過斯蒂夫‧洛佩茲詢問和調查之後, 才得知流浪漢名叫納薩尼爾‧埃爾斯(Nathaniel Ayers, 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飾), 是一個音樂天才, 但卻不幸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而從音樂學院輟學. 整日里抱著他那把破舊提琴露宿街頭, 白天則四處演奏.

憑著對此人音樂天賦的喜愛和人生經歷的興趣, 記者斯蒂夫‧洛佩茲開始不斷和埃爾斯接觸, 交流, 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並將其寫進了自己的專欄里. 漸漸地, 通過音樂這一美妙的載體, 兩個同樣忍受著生活困境的男人, 成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 親人.”

上星期在書展看了”The Soloist”的座談會, 就對這部電影很有興趣. 正好朋友邀約一起去看這部片. 本來網路上的評語好壞各半, 所以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沒想到電影出奇意料地好看, 應該是說很能夠感動人心. 很久沒看到這麼令人震撼的電影了.

電影裡秀出一群流浪漢們睡在街上, 旁邊有蟑螂老鼠四處鑽動的畫面, 那種場景真的很震撼人心. 沒想到處在同樣洛杉磯這個城市, 竟然有這麼一批可憐的人躲在城市街角過這麼不堪的生活, 真的完全無法想像.

這就是為何史提夫想寫出這本書及拍這部片子的用意, 洛杉磯有將近九萬多名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有許多是因為患有精神症狀而無法正常工作. 最近經濟不景氣, 許多人頓時失去工作, 更是增加了許多街民的數字. 但卻沒有足夠的機構設備可以接納他們. 史提夫洛佩茲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喚起人性的同情心, 對街頭的流浪漢們多伸出援手, 不要再視而不見. 也期望一些相關機構能夠想出辦法來解決街頭遊民的問題, 讓這些無家可歸的民眾有個屋頂可以遮風避雨.

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