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放假回家, 正好碰上中國一個傳統大節日, 端午節.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 除了可以看龍舟比賽, 在學校學著縫香包, 就是可以吃到媽媽包的粽子. 夏日的午後, 跟著媽媽蹲在廚房裡學包粽子成為我記憶裡面一個熟悉的畫面.
搬來美國以後, 傳統節日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我們不再自己包粽子, 而是跑到超市買現成的. 搬離家裡以後, 少有機會吃到媽媽親手做的粽子.
今年難得媽媽想要重操舊業親自下廚包粽子, 前一天晚上, 爸媽就忙著洗竹葉, 泡糯米, 炒花生, 煮五花肉, 準備今天大家一起來包粽子.
包粽子看似簡單, 可是實際包起來很不容易耶. 媽媽耐心地一步一步教我.
首先第一步是把兩片竹葉頭尾重疊在一起.
把葉子三分之一的部分往上折起, 做成一個漏斗狀.
先裝一口糯米. 媽媽還在糯米飯裡頭加了炒花生, 吃起來比較香.
再把餡料加進去. 餡料可以自己斟酌選擇. 我們加了鹹鴨蛋, 栗子, 五花肉, 香菇.
再添一口糯米蓋上去. 填致飽滿狀態.
把粽子倒蓋過來, 兩邊竹葉抓緊以防糯米掉出來.
再把上層的竹葉往旁邊折過來, 折成一個三角形形狀. 這道步驟很不容易做. 我常常包成長方形狀. 網路上有影片教學可能比較容易懂.
最後再用麻繩綁緊, 便大功告成. 我媽媽習慣拿一串麻繩打個結, 掛在椅子上, 到時一整串粽子就可以拿去蒸. 要吃的時候再剪掉繩子即可.
爸爸專心包粽子的模樣. 不過這情形只維持了一下. 他包了兩個粽子, 包得不成功, 沒耐心學便跑去一旁休息啦. 剩下的粽子全部交我們三個女生包辦.
(別被我爸的長髮嚇到. 我爸這個老來瘋, 說是馬英九不下台他便不剪頭髮! 一開始被我們唸半天, 到現在我們也看習慣啦. 科科..在這邊消遣他, 還好他不看我的部落格….)
蒸好的粽子配上醬油膏, 感覺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特別美味! 雖然我包的粽子每個看起來都四不像, 有長方形, 也有橢圓形的. 就是沒有我媽包的正三角形粽子好看. 呵呵….
網路上有幾個人寫的部落格還滿詳細的, 可以參考看看.